Search


自從陳代理縣長上任以來,政策爭議不斷,宜蘭縣民的心紛紛擾擾。先有農舍法規的議題,再有政府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自從陳代理縣長上任以來,政策爭議不斷,宜蘭縣民的心紛紛擾擾。先有農舍法規的議題,再有政府人事的大規模異動,以及最近的興中國中爭議與中興文創園區變賣素地等。

尤其這幾天,因為興中國中校地撥用案的爭議,讓二結地區許多學生、家長與畢業校友人心惶惶,擔心自己還在就讀的學校、母校就要因為宜蘭縣政府的一紙公文而走入歷史。在爭議過程中,宜蘭縣政府的消極作為,讓不少興中的學生家長、校友,不小心就把慈心華德福視為侵占興中的罪魁禍首,而激化了兩間學校的對立。

但這並不是他們的錯,我相信不管是興中國中或慈心華德福的家長,一定都是為了我們下一代的教育在努力,兩方都沒有錯。有錯的是政府粗糙的作法,由陳代理縣長帶領的宜蘭縣政府,既無心解決慈心華德福校舍空間不足的問題,也沒有要解決他們口中所謂興中國中閒置空間的問題,讓兩間需要幫助的學校變的相互對立。

我反對宜蘭縣政府缺乏完整規劃就貿然處置,縣府應該面對三個問題:
第一,在慈心的增減班議題,縣府應保證教學品質的穩定,以維護現有學生的受教品質。
第二,如同林聰賢主委為慈心找到蘇澳國中的閒置校舍,縣府在要求慈心增班的同時,應擔負起為慈心尋覓校地、校舍的責任,並善盡溝通的義務。
第三,縣府應釐清並檢討引起興中廢校爭議的「法定程序」,並且提出更適當的裁校、併校準則,我認為縣府先前提出的成本考量,不應是裁併校的主要理由。

興中國中並非單一個案,在面對少子化時代來臨,公私立學校的空間釋出是普遍現象,但對於釋出的閒置空間,政府只能有線性的思維,將其直接挪給對空間有需求的單位使用嗎?我認為至少要先進行以學校為主體,對校舍空間可以如何活化利用的充分討論後,再討論空間的挪用與整併。作為羅東鎮長候選人,我認為鄉鎮公所的角色,應該以在地的視角積極參與學校的改變;而宜蘭縣政府方面,則應做出充分的研究,包含各中小學閒置資源的盤點,以及空間挪用的適宜性分析,才能避免再次造成同樣的爭議,並給予學生更優質的教育。

我相信這次事件讓所有關心宜蘭教育的人更深入的思考,也感謝許多不分黨派的議員一起站出來為  宜蘭縣民發聲,這次事件帶給縣民的絕不該只有困擾,宜蘭縣政府應記起教訓做出更負責任的規劃。讓人民對立絕對不是政府的工作,而促成各方對話與合作,這是無論身處縣市議員或是鄉鎮市長的職位,都應該是一個好的政治工作者會期許自己要背負的使命與責任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#陪隧小姐 x 薛呈懿
View all posts